社恐| I人等於社交焦慮症?症狀治療一文看清

大家認識新朋友或在bio上介紹自己,都會用MBTI形容自己,最常談論的就是I人還是E人,意指自己外向還是內向,與人交流是「放電」還是「叉電」。網民笑稱社恐可能不是「社交恐懼」,而是「社交恐佈」(即是社交能力非常強,強得恐佈的人)。究竟又名為社交焦慮症的社交恐懼症是甚麼一回事?與大多數人在個別社交場合都會感到緊張有甚麼分別?如果真的患有社交焦慮症又可以怎樣做?

社交焦慮症的症狀?

與I人和內向性格不同,有社交焦慮症的人面對與人交流的時刻都可能出現明顯的焦慮、尷尬,覺得不自在。這些症狀甚至影響人際關係、工作學業,包括:

  • 擔心自己出醜
  • 害怕他人對自己評頭品足
  • 擔心他人發現自己看似焦急
  • 與人交流後不斷分析自己的不足

 

他們因此會避免部分日常經驗,或會因這些日常經驗感到難受:

  • 與陌生人交流
  • 眼神接觸
  • 開展對話
  • 上班上學
  • 他人面前食飯
  • 與人約會
  • 出席社交聚會
  • 去公共廁所

 

他們可能會伴有以下的生理反應:

  • 面紅
  • 心跳加快
  • 出汗
  • 顫抖
  • 頭暈
  • 呼吸困難
  • 肚痛噁心

甚麼人較高風險患上社交焦慮症?

社交焦慮症的成因並不單一,生理和生活環境因素都會相互影響,引致社交焦慮症:

  • 腦部結構:杏仁核控制如何應對恐懼反應,當杏仁核過度活躍,恐懼反應會較大,對社交場合會有較大焦慮
  • 家族病史:通常同一家族中,有不同人會患上社交焦慮症。可能與基因遺傳相關,可能是學習家人的行為
  • 家庭環境:如果家長過份保護、干預兒童生活,兒童或更大機會患有社交焦慮症
  • 生活環境:如果曾經面對尷尬或不愉快的社交場合(如被嘲笑、欺凌、拒絕、奚落),或衍生明顯焦慮。

為甚麼LGBT+社群較高風險社交焦慮?

根據《歐洲公共衛生雜誌》(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) 的其中一項研究,LGBT+社群的社交焦慮水平比順性別異性戀的朋友高。當中,雙性戀、泛性戀、無性戀和酷兒社群又有著比同性戀社群高的社交焦慮水平。

這個情況可能與他們成長經驗相關:LGBT+社群的衣著打扮、行為舉止通常被認為不合乎社會規範,成長時可能更易會因此被歧視欺凌,變得對其他人的目光敏感,害怕別人對自己的評價。

同時,這些被拒絕的經驗會減弱他們的歸屬感,因此避開需要與他人交流的社交場合。部分人亦會選擇出櫃,但出櫃的經驗未必成功,當親近的人不接受自己的身分,面對的壓力有機會增加。

社交焦慮症可以怎麼辦?

如果察覺自己出現上述的症狀,你可以嘗試下列的方法:

  • 了解自己甚麼時候特別容易焦慮和伴隨的症狀:知道場合和症狀有助你準備應對的方法
  • 找可信的人角色扮演練習:在特定場合,模擬你要說的話,做的行為,讓你知道對方不同反應時可以怎回應
  • 嘗試放鬆的方法:出現生理症狀時,可以練習不同的呼吸方法,找尋合適自己的做法
  • 減少飲酒:雖然飲酒看似可以放鬆,但酒精可以加強你焦慮的感覺。如果習憤飲酒來應對社交焦慮的症狀,慢慢身體可能會習慣有酒精才能與人社交

不過,當症狀足以影響日常生活,你可以考慮心理治療和輔導。

就社交焦慮症而言,心理治療或輔導協助患者察覺並改變自我批評的想法,同時學習不同技巧在社交場合中建立自信,減低對社交和與人相處的焦慮。

MY PLACE 社企健康服務中心旗下的 MY WELLBEING 服務為所有性/別身分的朋友訂造屬於自己的精神健康支援方案,包括:肯定性導向 (affirmative) 的專業輔導服務(個人/伴侶) 、性治療輔導服務,歡迎聯絡我們了解更多。

My PrEP Price

//

//

//

//

//